一、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慢性疾病。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水平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中收缩压升高更为明显,但部分青年人群因生活方式问题,也可能出现血压异常升高。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在 90 - 139mmHg,舒张压在 60 - 89mmHg。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占高血压患者的 90% 以上,通常与遗传、年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密切相关。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明确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等,针对病因治疗后,血压有可能恢复正常。
二、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对身体多个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心: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 2 - 4 倍 。
脑:损伤脑血管,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卒中的发病几率,约 70% 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 。
肾:引起肾动脉硬化,影响肾脏功能,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眼:损害眼底血管,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三、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1.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以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3.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 - 23.9kg/m²,男性腰围应<90cm,女性腰围应<85cm。
4.戒烟戒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建议戒烟戒酒。
5.减轻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血压升高。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6.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医生问诊险。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7.按医嘱服药:高血压患者需要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