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之十:雷火灸

2025-03-17 13:33: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通讯员 张晓凤  汲青林 吴盼盼

雷火灸是中医外治法,属灸法分支,通过燃烧艾绒及木香、乳香等多味中药特制的雷火灸条,产生药力和热力,经穴位渗透人体,激发经气,调整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目的。具有药力峻猛、温度高、灸疗面广的特点。

雷火灸起源可追溯至元末明初,《法海遗珠》中记载的“雷霆欻火针法”为其雏形。当时施术者以“黄纸书符”紧卷成筒,于香炉上点着,在患人疼痛处隔着“甲马”灸三次,同时搭配咒语。明确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雷火灸有详尽记载,称之为“神针火”,并记载了具体操作和功效,用于治疗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等。清代乾隆年间,雷火灸改为悬灸法,由于火力迅猛见效迅速,称作雷火灸。

雷火灸的治疗方法

施灸前选准穴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点燃雷火灸条一端,距穴位皮肤2 - 3厘米处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操作时遵循回旋、雀啄、循经往返等手法,以保证热力和药力均匀渗透。

雷火灸的适用范围

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馆在临床治疗中运用雷火灸帮助患者驱散寒邪,温经通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炎症。常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还用于鼻炎、干眼症、宫寒、胃脘痛、腹泻等多种疾病,也可用于养生保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