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酱菜
起源于1618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随着朝代更迭,武定府酱菜长盛不衰,久负盛名。近年来,武定府酱菜经过不断传承发展,已研发酱黄瓜、酱莴苣、合锦菜等30余个品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老字号、中华老字号。
马蹄烧饼
来源于清朝官员的“马蹄袖”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武定府(今惠民县),当地官员将马蹄烧饼呈给乾隆皇帝及随行大臣们食用,备受赞赏。有诗为证:“芝麻点缀马蹄平,皮脆瓤酥泾渭明。未待出炉香气溢,乾隆知味不南行。”于是,“马蹄烧饼”之名不胫而走并传承至今,成为惠民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杜桥豆腐皮
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杜桥豆腐皮的特色是选用上等的绿色优质大豆和独有的净化黄河水为原料,口感醇香、煎炒不碎、咀嚼松软。2011年,杜桥豆腐皮入选“到山东100种不得不尝的美食”;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魏集驴肉
制作技艺起源于清同治年间(1873年),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选用内蒙古大草原的两岁毛驴,配以百年老汤,添加各种名贵中药精心煮制而成。制作的驴肉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醇香,味道鲜美可口。2011年,魏集驴肉入选“到山东100种不得不品尝的美食”;2020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孙武酒
相传,孙武酒起源于战国时期孙武酿酒的技艺。历史上,惠民县城酒坊林立,酿酒业十分发达,史载共有67家酒坊,酒香飘逸古城十里深巷。如今在惠民县一品液酿酒有限公司厂区内,6个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818年)的窖池,已有近200年的发酵出酒史。2019年,孙武酒酿造技艺被列入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黄家烧鸡
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今已传承百余年,创始人为惠民名厨黄长荣老先生。精选的原料、讲究的配料、陈年的老汤,再加上严谨的操作才能完成,单是配料就有23味名贵中草药,火候则先武后文,先大火煮,后小火焖,必须恰到好处的掌握火候,从选鸡到包装完成,前前后后,共有9道工序,历经20余个小时。2020年,黄家烧鸡制作技艺被列入惠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来源:爱惠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