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山东手造•滨州精品|沾化区枣木雕刻:雕刻刀上显手艺 枣木桩里“淘”宝人

2022-11-14 14:27:0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国永

滨州市沾化区是著名的冬枣之乡,同时也盛产枣木。自古以来就有娴熟的枣木雕刻技艺,在经历了千年的文化浸润后,如今当地的枣木雕刻已经成为了当地深厚“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日,记者来到沾化冬枣“嫡祖树”所在地——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采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沾化枣木雕刻第五代传承人丁国勇,感受枣木雕刻的魅力。

走进丁国勇的工作室,记者看到面积不到200平方米工作室内,形态各样沾化枣木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大到家具、花架、人物雕塑、枣如意摆件,小到长寿枣、如意茶则、手把件等各类工艺礼品一应俱全。沾化枣木雕刻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气,做工严谨细致,古朴方正,师法自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据丁国勇介绍,作为丁氏家族第五代传承人,受家族熏陶,他从小就对木雕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沾化区是冬枣之乡,种植着大概35万亩冬枣,每年产生几十万吨更新换代的枣木资源,原材料比较丰富。”丁国勇说。对于修剪下来的枣木,丁国勇感觉非常可惜,就拿起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工具,利用枣木枝干、树身进行创作。精致如花鸟虫鱼、人像玩偶,实用如镇纸、马扎、擀面杖、小型手把件,枣木带给丁国勇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

说起枣木雕刻,丁国勇如数家珍。据了解,枣木雕刻工艺流程包括遴(选料)、净(刀斧去除根丫)、汲(水泡)、煮(蒸煮去胶)、阴(自然风干)、烘(加温干燥)、样(画影图型)、制(制作过程)、修(修饰)、磨(打磨)、光(抛光)、漆(上漆打蜡)等多道工序。无论是用料的粗细、尺度,线脚的方圆、曲直,还是雕刻的纹理、花色、人物的表述都是直接显示雕刻手艺的关键所在,也是枣木至关重要的内容。在表面涂饰上,以鬃漆工艺为主,采用清漆涂层,使家具、雕刻木质的天然纹理更加透彻,呈现出“枣木棍子自来色”的原始风采。

木质坚硬、纹理美观的枣木雕刻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枣木雕刻在实体店铺、旅游景区都深受喜爱,在线上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也受到了消费者欢迎,其制作技艺工艺流程、造型韵味、结构工艺的完美结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用家具、工艺品上的艺术美。丁国勇还购买了直播器材,在短视频平台对枣木雕刻的制作过程进行直播,吸引了很多人观看并对枣木雕刻进行了解。

作为沾化冬枣原产地和主产区,滨州市沾化区发挥冬枣旅游和枣木资源优势,利用废弃枣木、枣根创作生产枣木马扎、手杖等枣木艺术品。据丁国勇介绍,现在枣木雕刻的制作,马扎、笔筒、镇纸等实用性强,面积相对小一些的作品广受欢迎,而这些作品价格多集中在50到100元左右。结合当地独有的枣木资源,让他看到了枣木雕刻广阔的市场前景。“沾化枣木雕刻产业是乡村振兴具有非常潜力的待开发产业项目。沾化冬枣原产地下洼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枣木资源,可以进行沾化冬枣长寿木雕文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助推乡村振兴。”丁国勇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