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解码滨化集团创新DNA

2022-09-28 10:23: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滨州非凡十年,答卷文采斐然。在这些答卷中,滨州的骨干企业尤为亮眼。97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滨州7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营收总额均列全省第二位。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组织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滨州答卷融媒体主题采访,继综合篇、县区篇后,今天推出企业篇,探寻滨州这些企业的发展轨迹,解码他们的创业创新创造密码。

从昔日黄河北岸庄稼地里建起来的北镇化工厂,到如今北海盐碱滩上的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从单一的基础性化工产品生产,到如今上下游合作生态森林体系的打造,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这家化工企业,蕴含着怎样的“DNA”密码?变革是痛苦的,但这家企业成立五十多年三次自我革新”,不断创造”“创新”“创业,其背后的动力是什么?目标又是什么?在新的创业路上,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愈加莫测,滨化集团将走向何方?

大辂椎轮

滨化瞄准更高目标的三级跳

滨化自创立至今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半个世纪,滨化先后三次创业。每一次创业对滨化本身来说,都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蜕变,都是一次锚定更高目标的三级跳

1968年,在北镇化工厂,一群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19701022日,滨化历史上第一个项目年产2200吨烧碱装置一次试车成功,拉开滨化的发展序幕。

1978年改革开放,当年滨化扭亏为盈,实现利润55.7万元,上交税金63.80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984年,企业取得建厂以来生产经营的历史最好水平。

九五期间,国家第一次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滨化提出了两个依托、一个联合的发展思路,开始了二次创业。炼油板块、化工板块扩大规模,调整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

十五期间,滨化主要经营指标超过此前30年总和的5倍。

……

沿着深深的辙印,滨化,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年末,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

此次创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构建生态平台型企业,充分链接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元滨说,以此次创业为起点,滨化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伙伴生态体系建设。

2022612日,滨化集团构建生态平台型企业启动大会召开,提出将建立更加全面、开放、包容的上下游合作生态森林,滨化与南山集团合作建设滨化东南亚基地、与远景公司合作建设零碳工业体系。分别在滨城、阳信、北海、沾化设立了四大基地。同时,积极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建立滨化中央研究院,加大研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推动高端装备的研发体系建设。

滨化第三次创业的主战场——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是滨州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是打造滨州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项目带来的氢气、丙烯、环氧丙烷、异丁烷、叔丁醇、甲基叔丁基醚等资源,可直接拉动下游聚丙烯、多元醇、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等项目。

同时,该项目可以和渤中19-6凝析气田项目形成上下游互补。渤中19-6天然气处理终端项目分离出的丙烷、丁烷可以直接通过管道供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合成氨装置、丁烷异构化装置及公辅工程全部达到施工进度95%以上,PDH装置已于今年731日完成中交,项目将于1031日具备试车条件。

创新为要

滨州企业发展“DNA”的生动体现

在竞争激烈的化工行业,滨化是依靠什么优势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又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一答案,蕴藏在滨化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其在生产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下来的宝贵发展经验,成为滨化生生不息的DNA,也是滨州化工行业发展的鲜活样本。

创新,是滨化不断发展的制胜法宝。 

2022619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滨州市五家参展企业之一的滨化集团,其多个先进技术产品和高端装备在室内和室外展区展出。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云计算、5G、工业传感器等技术,由滨化集团生产的大圣I代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惊艳亮相。 

而且,滨化集团已在国内率先将该机器人应用于氢能源场景,并首创智能无人巡检整体解决方案,成为滨州市化工行业第一家研发并成功投用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企业。 

除此之外,滨化集团还带来了35MPa氢燃料车用加氢机、芯片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展品。滨化集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六氟磷酸锂产品生产线,更是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这背后,是滨化的创新DNA”的展现。 

创新意识在深层次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元滨认为,在滨化,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经实现了全员认知统一。 

如今的滨化,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领先、创新文化浓厚,在创新的持续驱动下,滨化向着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型企业迈进。 

当前第三次创业中,创新更是居于滨化核心位置。 

2022年,滨化深入开展了创新体系加速行动等十大行动,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829日,滨化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缔结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共建全国最大化工中试基地。此举作为推进滨州双型城市建设的具体行动,将为滨州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同时,滨化在源头发力,成立滨化中央研究院,围绕产品应用、产业化、中试基地、实验研发、理论研究,全面搭建开放式创新研发体系。滨化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滨化集团创新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滨化集团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923日,滨化集团首届问题日颁奖仪式举行。短短几天时间,广大干部、员工踊跃提出问题、建议11200余项。公司对参与员工进行了重奖,奖品包括问界M7汽车、华为Mate50手机、四门智能冰箱……重奖的背后,是滨化对创新意识、创新图强的清醒认识。 

而在公司机构改革中,滨化专门设置了卓越运营中心——变革办公室,目的就是要警醒企业时刻保持自我进化、不断创新的能力。 

下一步,滨化还将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加速驻京、沪、大湾区办事处建设,全力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充分链接科技、金融、产业等各种资源,尽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在化工行业白热化竞争时代,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体系打造是企业竞争力比拼的根本。任元滨说。 

开放融合,赋予滨化日精日进的进化能力。 

身处全面开放的大时代,跳出滨化看滨化,我们才能准确定位自己。任元滨说,滨化要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开放合作,构造以全球观念俯瞰产业链的能力,主动融入世界,全面打造生态平台型企业。 

既要创新创造,又要有闯劲冲劲。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目前,滨化各事业部、各条战线迅速行动,在各项业务方面均有新的进展。 

氯碱事业部规划了三大战略板块,相关业务加速推进; 

石化及新材料事业部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利用港口及上游原料等资源,发展差异化大宗石化产品、盐化产品,打造大型石化基地和面向新能源、高增长性产品的新材料基地; 

特种化学品事业部制定了电子化学品和电池化学品双赛道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北方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多元电池化学品锂盐和添加剂综合服务商; 

新能源事业部通过整合资源、战略协同,致力于实现公司双碳目标,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提供零碳工业服务体系解决方案…… 

人才建设,为滨化集聚智力富矿 

滨化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部人才引进和培养发展的招才引智史 

在滨化,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成为滨州市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代表性企业。 

2022922日,滨化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单位称号,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是对滨化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最好褒奖。 

历任滨化管理层始终将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滨化深入推进幸福滨化建设,持续提升员工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完善的幸福滨化人福利平台为员工谋求更多福利;协调银行机构面向滨化员工的融易借个人信贷业务,额度已突破6000万元,极大解决了员工的资金需求;公司设立了中高考陪考假”“父母生日假”“子女奖学金等一系列举措,大幅提升了滨化人的幸福指数…… 

不断提升的员工幸福感为滨化优智优力带来不竭发展动力。 

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滨化发展不断输入源头活水 

在滨化,学习型组织建设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持续培养全体员工的成长型思维。 

20221月份,滨化引入华营战略咨询公司全面实施战略到执行项目 

20224月份,滨化聘请麦肯锡咨询公司对公司项目管理进行全流程诊断,聚焦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工具系统、人员能力四个维度,加速搭建立体完善的项目管控体系。 

2022年下半年,滨化将成立大圣学院,搭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大圣精神锤炼队伍,逐步将其打造为滨化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 

先试先行敢闯敢做,助力滨化产业智能化升级出圈 

数字化、智能化是滨化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底,滨化与新松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实施以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大圣I代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35MPa氢燃料车用加氢机、芯片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六氟磷酸锂产品生产线、智慧氯碱云平台…… 

一系列先试先行的生动实践,正在滨化不断上演。 

继往开来征途是星辰大海 

洗削更革,只为更好的未来。 

2022年初,滨化集团提出了“12345”的发展战略,携手华营管理咨询公司,启动了战略到执行项目。历经8个月的推进,先后组织了6次战略规划研讨会,线下研讨80余场,理清了公司业务板块,形成了公司新的组织机构方案。 

新的组织机构设计以驱动增长、贴近客户、构筑能力、高效协同为基本导向和目标,经过新增、整合、调整,公司现设22个部门。新的组织架构由以前的强生产型转为强业务型、强管控型转为强发展型、强职能型转为强流程型。 

新设五大事业部、滨化中央研究院、卓越运营中心、大圣学院等部门,强化平台能力、创新能力、运营效率、人才培养,组织管理逐步向矩阵制过渡,初步建立了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架构,在推进企业战略落地和组织能力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为改革向纵深挺进打下坚实基础,激发强劲动力。 

目前,滨化正在以打造创新能力领先、盈利水平一流、管理水平卓越和社会责任先行的行业头部企业和零碳示范企业为愿景,秉承价值创造人文精神的两大企业目标,致力于打造千亿级的新材料、大化工产业集群,科技、资本联合孵化集群,内外融合、生生不息的人才智慧集群三大集群,建设产业高度协同的基础化工和电子化学品、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四大基地,以科创引领、零碳工业、智能制造、开放赋能、社会责任五大支撑体系为依托,全面构建大型生态平台型企业。 

面向未来,滨化将按照已确定的“12345”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开放合作,积极构建科创生态,全力推动产业智能化,注重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构建绿电+绿热+绿色化工能源体系,致力于成为零碳工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绿色化工、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