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州市人大代表许健:锚定目标勇争先 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

2022-02-25 10:35:5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1年,对惠民县来说,和全市一样,是一个收获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稳应变、以进固稳,创造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2月24日,滨州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惠民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据了解,惠民县去年的成绩单还是比较亮眼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这几个主要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惠民县新旧动能转换步伐逐步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2021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5家,绳网产业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我们惠民县还荣获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荣誉称号。”许健介绍到。

对本年度的滨州政府工作报告,许健说:“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思路清、内容实、靶向准、举措硬,和之前的党代会报告,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符合滨州实际,顺应群众期盼,是一个立意高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滨州人,一名县区政府的负责同志,听完报告,既感到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又深知使命如山、重任在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以扎扎实实的工作,确保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在惠民落地落实。”

许健告诉记者,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为滨州市、惠民县接下来的发展,绘就了蓝图、确定了目标、指引了方向。“2022年,惠民县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1+11868’工作体系,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八个聚焦’,立足惠民实际,特别是发挥好惠民自身的比较优势,创新实干,争先向前,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

一是发挥产业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实业之城。“目前,惠民县已经形成了以高端铝、风电装备制造、新型绳网三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这三大优势产业,按照企业培龙头、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思路,深入开展强链补链行动,培育优良产业生态,争取年内三大产业总产值突破650亿元。”许健介绍。

二是发挥区位优势,拓展优化发展空间,打造开放之城。据介绍,惠民县将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滨沾博惠同城化发展机遇和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机遇,以济滨高铁、商高高速、章庆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为先导,主动接受多方辐射带动,推动惠民全面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大格局,使惠民发展把握更多机遇、拥有更多可能。

三是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绿色之城。“惠民县是农业大县,苗木、果蔬、食用菌、畜牧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我们将突出鑫诚农业龙头带动,建设一批瓜菜、林果等示范园,建成牧原、天宇、和美等深加工项目,串起‘农头工尾’产业链,打造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惠民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升级。”许健说。

四是发挥文化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之城。黄河流经惠民境内46.5公里,作为孙子故里和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所在地,惠民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资源富集。据许健介绍:“我们将传承弘扬和发掘利用好这些惠民特色文化IP,发展研学、文创、康养、休闲等旅游项目,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省级孙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核心区。”

五是抓牢民生保障,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幸福之城。许健说,“惠民是人口大县,无论是打造实业之城、开放之城,还是打造绿色之城、文化之城,最终目标还是为65万惠民人民打造一个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我们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强和改善民生,年内集中力量办好总投资36.72亿元的棚改安居、教育惠民等十大民生工程,切实让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感到更加满意。”(杨国永)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