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州市党代会代表风采】张海珍:争第一 走在前 为阳信教育名片增光添彩

2022-02-17 16:06: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张海珍,女,中共党员, 1976年1月出生,大学学历,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8月,担任阳信县翟王镇学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负责翟王镇教育全面管理工作。张海珍先后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校长、山东省明星青年教师、山东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山东省课题研究工作先进个人、滨州市首批名校长、渤海英才“十佳滨州名师”等荣誉称号。张海珍还荣获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主持省级课题六项,出版专著《新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余篇。

建构核心文化,凝聚更强力量,厚植深耕教育振兴新篇章。自2018年8月任职以来,张海珍带领新一届学区班子成员,通过全方位的调研,在全县率先完成教育园区建设,全镇3-9年级顺利完成合班并校,建立配套机制,整合教师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依据国家对人才的需要,立足乡镇实际,从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出发,确立了学校育人总体目标,即培养“乐学善思,活力四射,融入社会,具有学习力、生活力、创新力的新时代儿童少年,他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能对生活充满爱的热忱和光的奉献”的新时代少年儿童,为镇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化底色。制定了《阳信县翟王镇学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的发展思路。开展“强镇筑基·人才工程”行动,激发学校教师队伍活力,强力提升干部教师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围绕县区整体实施的“学本教学改革”,翟王镇率先建立了学本教学文化体系,研制《点亮心灯——学本改革学生读本》,从改革理念、规划、路径、预期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已初见成效。从整体上来看,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均衡发展、群众满意的教育强镇发展格局。

关注学生需要,打造学本课堂,建设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双减”,保护了孩子自主生长的空间,制止了无意义的盲从和比赛。但是,自主教育和差异化教育的需求仍然郁郁葱葱。张海珍从学生需求出发,积极落实阳信县教体局倡导的“学本教学”,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学习力。为提高教师的学本课堂执教能力,张海珍坚持参加每月一期的教师“说课程”月度论坛活动,每周都到中小学推门听课。翟王镇学区率先在全县推行低学段小幼衔接学本课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技能大赛。全镇教师和学生在学本课堂上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为学生的十二年贯通式发展和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提供了最有活力的源泉。

建立一校一品,打造教育特色,提升乡镇教育发展新境界。张海珍根据《阳信县翟王镇学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积极开展学校品牌建设,打造“一校一品”教育特色,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共八个单位呈现出了“八花齐放,香满翟王”的乡镇教育新境界。其中,翟王镇中学的“手球运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已凝练为助力学生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翟王镇中心小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为学生“搭配课程套餐”,为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供了支持;翟王镇中心幼儿园放大户外资源优势,开发了幼儿自主游戏课程,被评为“滨州市游戏活动实验区”;翟王镇穆家小学、李桥小学、韩打箔小学分别以“花样篮球操”“民间游戏”“轮胎多玩”为特色,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活动品牌,打造了低龄段儿童强身健体、启智赋能的活力平台;翟王镇明德园“小幼衔接”课程,助力幼儿在学前一年与小学生活无痕过渡。特色教育品牌助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乡镇教育的振兴。

乡村振兴,教育不能缺席;2035教育现代化,乡村不能缺席。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张海珍多年来任职学校虽然地处农村,却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张海珍任职学校多次承担滨州市学校管理、教学开放日活动等观摩现场,并做典型发言。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手球推广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创新教育“燎原计划”基地学校、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新教育分会团体会员等荣誉称号。

张海珍在参加滨州市党代会前夕接受采访时说,争第一,走在前,重整行装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幸福阳信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作为教育基层战线上的一员,自己要始终坚持厚植深耕,奋勇争先,为擦亮阳信教育名片,创建阳信教育之城而贡献力量。(翟成新 张志霞)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