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9月2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团市委专场。围绕2025年滨州共青团重点工作以及面向大学生开展“5210N”产业集群开放日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一杯清露 清爽一座城”活动、积极搭建青少年科创教育的重要平台滨州少年科学院等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张惠勇在介绍时说,推动青少年科创教育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是科创滨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3年12月份设立滨州市少科院以来,滨州市少科院引进科技大咖开展“星火课堂”名师公益讲座20余场,带领滨州学子在国赛舞台上屡获佳绩,“流动少年宫”科技课程进学校惠及基层学生万余名,滨州市少年科学院逐步成长为凝聚社会资源、服务青少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平台。
在“如何开展”上,构建“普及-提高-拔尖”的三级推进模式。以少科院为平台,以学校为基地,探索建立“一院多基地”的培养模式,通过“科创课程进校园课后服务”“星火课堂名师讲座”等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实现普及化;通过少科院与部分学校共建“编程英才营”“信奥挑战营”等项目,对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提高式培养;通过组建战队参加科技类“教育部白名单竞赛”选拔和孵化拔尖型科创苗子。
在“具体举措”上,重点实施“三大行动”。一是“资源融通”行动。强化少科院的“桥梁”作用,聘请更多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成为“星火课堂名誉教授”,并向青少年开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解决“去哪里创新、跟谁学创新”的问题。二是“流动少年宫”科技课程进基层行动。组织青年科技人才把科技课程到基层街道和学校,形成更广泛的社会科创氛围。三是未来科技人才“鲲鹏”行动。建设滨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库,联合北镇中学开展“鲲鹏科创训练营”,理顺科技创新人才“传帮带”机制,实现对有潜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的跟踪培养。
未来目标是持续为科创滨州发展赋能添彩。滨州市少年科学院存在的意义就是构建具有滨州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为国家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拔尖能力的栋梁之才,为滨州储备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