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9月22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专场。
据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占铎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聚焦提升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以“三抓三促”强化行政执法过程管控,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取得显著实效。
抓好“流程管控”,促进执法办案提智慧
案件办理一站化。投入500余万元专项资金,高标准建成投用市级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实验室,实现对手机、网络、计算机的快速勘验、镜像提取、数据恢复、综合分析。全国率先实现取证设备与办案系统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形成了从案件线索、调查取证到结案归档于一体的执法闭环链。
行政检查一体化。制定涉企检查“十二项要求”,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72类1609项,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积极推广应用规范涉企检查平台,全市系统开展涉企执法检查3625次,非检查入企284次,联合检查138次,扫码入企率100%。
指挥调度平台化。搭建全市系统数字执法可视指挥调度平台,购置先进的5G执法记录仪并配发至县区基层,配置了网络专线、政务云服务器,执法记录仪视频实时回传、云端存储,实现全市执法上下“一盘棋”协调指挥调度,全过程管控、监督和可溯。
抓好“质量管控”,促进执法办案上水平
法制审核程序化。创新建立“三三三”法制审核工作机制,即公职律师、法律顾问、执法监督专家三支审核队伍,法制审核事项、审核要点、审核程序三张审核清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审核环节,实现对重大复杂执法事项的程序化、规范化审核。
案卷评查系统化。通过“自查+抽查+评查”的方式,每季度对案卷质量实施专业化、系统化评查,全市行政处罚案卷实现100%全覆盖评查。结合评查整改报告开展回头看,推动执法监督从“个案纠偏”向“全链治理”延伸。
执法评估常态化。对重大涉企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常态化审核评估,对行政处罚案件、罚没款进行动态管控。2025年1-7月,全市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数量3621件,同比减少11.38%,罚没金额1929.53万元,同比减少85.55%,实现案件数量和罚没金额双下降。
抓好“效能管控”,促进执法办案创标准
轻违免罚精细化。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推行轻微、首违免罚制度,教育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截至目前,2025年全市系统累计办理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案件1146件,减免罚案件占比达31.66%,打造了“有温度的执法”。
服务执法精心化。深化“谁执法、谁服务”理念,全市范围内推广“一案件、一服务,一回访、一评价”执法后续跟踪服务,服务情况作为案卷资料装订入卷,一般程序案件执法后续服务率达到100%。
纪律约束制度化。印发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的意见,聘请全市各领域、各行业的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67名,制定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监督落实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八个严禁、十个不得”,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