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州:积极构建与现代化产业相适应的高效能科技创新体系

2025-03-21 15:11:2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3月20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专场。

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宁波介绍,2024年,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主线,坚持“政府主抓、企业主体、院校主动、人才主力、市场主导”五主并举,抓实“研发、转化”两个关键,聚焦科创赋能,提升科创品质,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滨州首次跻身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市,连续两年获省科技创新督查激励。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将按照全市“113388”工作体系部署,聚焦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个目标”,突出谋产业、育主体、建平台、促转化、优生态“五个精准发力”,强化政治、作风、业务“三种能力”,对上积极争取、对企主动服务,构建与现代化产业相适应的高效能科技创新体系,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狠抓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落实《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通过有组织科研方式,逐步提高产业链创新水平。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现代海洋等10个产业,制定具体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梳理领军企业、科技人才、创新平台等要素清单,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强用好滨州科技大市场,强化“创新策源-公共服务-孵化转化”全链条培育,举办各类产学研活动4场次以上,科技“五库”信息突破1万条以上,确保转化落地项目不少于5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推动更多核心技术成果在滨州转化、孵化、产业化。

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出台高研发投入、高市场占有率、高复合增长率、拥有核心硬科技的“三高一核心”企业培育方案,新增“三高一核心”高成长性企业3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保存量、挖增量、提质量”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分类管理、分级培育、标杆示范”推进工作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0项以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省前列。

推动科创平台能级跃升。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工程,围绕产业链创新发展需求,统筹推进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力争实现“527N”先进制造业集群研发机构全覆盖,推进全市科创平台建设“量质双升”。加快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构建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按期完成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组建,确保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指导邹平高新区、滨城高新区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的科技创新增长极。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深入推进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评选10个科技拔尖项目,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储备打牢基础。开展市级科技成果评定工作,评定50项创新成果,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利益共享的创新联合体。组织承办国家级“白名单”赛事—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山东省赛,同步开展赛事招商、带动低空教育发展,实现低空产业、特色教育、促进消费的三方共赢。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