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3月20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审计局专场。
据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立松介绍,2025年,全市审计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打好“三大战役”,推进“三大行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发展、促进改革、防范风险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活动,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坚持党建统领,塑造审计品牌。以“新时代经济卫士”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将政治建设贯穿审计工作全领域。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机制,通过创新组织生活载体、优化党建考核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审计一线延伸。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构建要件闭环落实机制,确保审计监督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完善市委审计委工作运行机制,实行重点事项督办清单管理,实现重要批示“立项-督办-反馈”闭环管理,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主责担当,展现审计作为。统筹财政财务、公共投资、经济责任三类项目,重点实施6方面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重大政策实施。紧扣“两重”“两新”政策实施情况,开展林业湿地、文旅融合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和“三大战役”实施成效。二是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审计,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逐层深入,统一组织财政和部门预算执行、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源资金效益。三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围绕教育发展、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实施5个审计项目,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常态化列入审计重点关注内容,守护人民群众利益。四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对重要经济职能部门、骨干国有企业、重点垂管系统的27名市管干部开展经责审计,对2名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规范权力运行。五是紧盯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全民健康文化中心、第一污水处理厂、黄河三角洲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大唐供热管线扩建等项目审计,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六是聚焦防范化解风险。开展省级以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国有企业发展质量状况等专项审计调查,揭示风险隐患,助力心安城市建设。
坚持过程管控,提升审计品质。构建“全周期”质量管控体系,严把五道关口。一是科学精准立项,聚焦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切和民生重点,以点带面强化监督。二是做实审计方案,细化审计重点、步骤、措施等内容,形成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提高审计效率。三是严格实施环节,严格“四必须三坚持”,规范取证、研判、定性流程,确保结论经得起检验。四是规范报告撰写,建立“六要素”框架,做到基本情况真实、组织实施合规、评价审慎客观、定性依法依规、整改精准闭环、建议切实可行。五是优化审理流程,压实审计组责任,优化审理流程,厘清审理重点,完善业务会议与评审机制。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审计方法。紧紧围绕信息化、大数据、新技术,推动智慧审计创新发展。一是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把“数字”审计作为审计工作重点,依托金审三期系统逐步实现审计业务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二是以大数据审计为支撑,建立跨层级审计数据库,完善行业分级目录体系,推进市县数据资源和分析模型共建共享。三是以新技术应用为支撑,拓展地理信息、三维建模等技术应用场景,争取“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升级全省试点。
坚持系统观念,拓展审计视角。紧紧围绕审计整改、贯通协调、成果开发,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一是抓实审计整改,夯实责任落实机制,巩固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格局,推动审计查出问题全面整改。二是抓实贯通协调。深入开展纪审协作、巡审联动,推动构建优势互补的监督工作格局。三是抓实成果开发。做实研究型审计,抓好审计课题调研,提高审计要情专报质量,开展跨领域、跨专业综合分析,更好服务宏观决策。
坚持以人为本,创优审计队伍。紧紧围绕打基础、强团队、树形象,不断建强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一是强基础,实施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二是强团队。整合专业科室力量,提升审计“大兵团”作战能力和效果。三是强形象,发扬斗争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四是强纪律。严格落实“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守护好国家审计“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