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2024年滨州市耕地面积达到608万亩,净增加9.08万亩

2025-03-13 08:03:0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3月12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专场。

据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增永介绍,2024年,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实干当先、勇争一流,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耕地保护铁腕推动。耕地保护,关乎“国之大者”。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2024年,全市耕地面积达到608万亩,净增加9.08万亩,实现“三连增”。顺利通过国家自然资源例行督察,耕地保护、土地执法工作成效突出,获省委、省政府激励,奖励资金3000万元、新增用地指标600亩。滨州市在2023年度市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全省第一名。

全力保障资源要素,助稳经济领先向好。稳定经济大盘,要素保障须靠前发力。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坚持以“跑起来”的速度,为高质量发展增动能。一方面,做好增量文章,保障发展需求。通过现场调查核实和“一对一”对接,摸清项目新增用地情况,“精准化”配置新增指标,实现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2024年,批复建设用地3.6万亩,涉及项目265个。另一方面,做好存量文章,促进提质增效。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逐宗理清原因并拟订处置措施,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4年,盘活闲置低效土地2.16万亩,同比增长166%。此外,制定新上项目用地报批流程一图通,编印自然资源规划全领域服务手册,常态化开展要素服务、政策宣讲活动,及时破解项目落地中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更快捷、更优质的服务。

规划引领空间重构,城市能级稳步提升。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加快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经省政府批复,79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完成《滨州市黄河沿岸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批复,加快黄河战略纵深推进。坚持县域统筹,“应编尽编”村庄规划35个,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开展主城区五大片区37个街区7131.65公顷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建住宅项目品质提升土地和规划管理18条措施,助力全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绘就最美绿色画卷。生态兴则文明兴。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复审迎查,造林7900亩,建设市级森林村居15个,“林长制”工作连续4年获省级“优秀”。加强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完成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三期建设,项目共迁地保护、繁育植物物种42种;全市鸟类物种较去年新增33种,总数达353种,生态空间持续向好。全省率先开展林业碳汇调查,为林业资源生态价值实现提供科学支撑。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开展第三届森林文化周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苗博会。严防严控各种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实现有虫不成灾,重大森林草原火灾火险零发生,地质灾害防治到位,守住了自然资源安全底线。

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将深化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工作重点向改革聚焦,工作力量向改革聚合,各类资源向改革聚集,加快改革创新不断突破,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2024年,全民所有湿地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试点2项国家级试点顺利通过验收,7个典型案例被省级以上推广。争取省地热能试点工程项目7个,在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会作典型发言。新建商品房“收房即拿证”改革全面实施,实现群众收房时就能拿到不动产证,杜绝办证难问题;存量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群众零跑腿即可拿证。

2025年,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将紧紧围绕全市“113388”工作体系,打好“三大战役”落实“三大行动”,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在品质滨州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走在前、挑大梁”。

扛牢耕地保护第一责任。扛牢耕地保护“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压实“党政同责”,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只增不减”,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实现耕地面积“四连增”。以“零容忍”态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将全市违法占用耕地比例控制在5%以内。

抓牢经济增长第一要务。聚焦“三大战役”,“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快保,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向挖潜要空间,全面完成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年度计划;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按“标准地”供应,出让50宗以上。

突出空间规划第一引领。强化市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控,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城镇区域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闭环管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高质量发展。

践行绿色生态第一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见缝插绿造林3800亩,建设市级森林村居15个。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复审迎查工作,抓好4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生态修复。

激发改革发展第一动力。将全面深化改革贯穿自然资源工作始终,高质量完成国土变更调查、森林草原湿地调查。扎实推进“地热+”供暖全替代改革。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省市联动更新。出台第二批“高品质住宅土地规划政策措施”,纵深推进新建商品房“收房即拿证”改革。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