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9月23日,滨州市召开“大开放、大改革、系列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专场。
据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江涛介绍,今年以来,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工作会议,10部门联合印发《滨州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从机构、人才、机制和管理不同维度,制定了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14项举措,一并启动滨州市“三个一批”乡村医疗大提升行动。“三个一批”是指:建强一批高水平卫生院、打造一批特色卫生院、逐年提升一批村卫生室。
建强一批高水平卫生院
每个县(市、区)根据地域和人口分布,选择1-3个乡镇卫生院,作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加强基础设备、设备床位、重点科室建设,提升急诊急救、住院服务和中医药特色服务水平,鼓励发展体现基层特色的外科手术能力,将一批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到二级综合医院医疗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6家,今年拟创建的阳信县水落坡卫生院已完成楼体建设、内外装饰,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力争年底前建成。到2026年全市累计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0家。
打造一批特色卫生院
为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今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中医特色技术、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特色诊疗服务”,培育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优、带动作用强、受群众认可的特色专科,目标是,按照“数量服从于质量”的原则,到2026年全市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建成1个市级基层特色专科,今年计划建成20个。
目前,滨州市率先印发《滨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建设方案》,制定33项特色专科建设评估标准,明确评审步骤和程序,经单位申报、县级初评和市级评审后,年底前公布第一批市级基层特色专科。
逐年提升一批村卫生室
按照“分类规范、分步实施”原则,完善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改善诊疗服务环境,建成“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为补充”的新型村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推进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做好村卫生室规划设置,支持村卫生室房屋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鼓励建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和药房“四室分开”,今年优先改造人口相对密集、亟需整改提升的薄弱村卫生室400家,达到有观察诊查床、有智慧随访设备、有康复理疗设备、有必要的检查设备、有卫生厕所和冷暖空调,实现能力服务提升、诊疗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目前已完成改造提升280家,10月底前全面完成。
高标准建设中心村卫生室。在“五有三提升”基础上,在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城郊融合类村庄建设高标准中心村卫生室,房屋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鼓励配备血液分析仪、健康一体机等设备,今年计划建成20家中心村卫生室。
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进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推动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村卫生室,全面推行“6S”管理。目前,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1538家,占比79%,提前完成65%的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