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9月20日,滨州市召开“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发展渔业局专场。
据市海洋发展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庆亮介绍,今年是治理互花米草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的一年,全市互花米草面积已从最高峰的840余公顷,复发面积降至205公顷以内。治理区种群密度明显降低,数量大幅减少,部分区域碱蓬等本土植被得到较快的恢复,治理成效显著。
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在以市政府分管海洋、自然资源的副市长任双组长的全市互花米草防治攻坚工作专班下,组建2024年督导专班,严格执行《滨州市互花米草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各项要求,强化防治责任,实施清单化管理,落实治理任务。争取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416万元,及时协调下达。组织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开展招投标,抢抓时间节点,高效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
坚持区域统筹、实施科学防治。持续开展跟踪监测。采用无人机、卫星影像解析和现场踏勘等手段,不定期对全域互花米草复发区进行跟踪监视监测,实时掌握复生情况,精准摸清分布数据。
精准施策,强化综合治理。与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因地制宜,采用“刈割后冬季翻耕+次年综合治理,定点管护(物理+化学+生物)+定期评估”等治理模式,确保治理效果,建立防治长效机制。治理模式得到省局的充分肯定并上报国家推广。
加强生态修复,通过投放沙蚕、实施移植和播种碱蓬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和改善了受损的海域32公顷。
截至目前,全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已完成多批次全域治理,已完成90%以上区域植株密度小于400株/公顷的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