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9月19日,滨州市召开“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专场。
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栾强介绍,今年以来,市政府研究室紧紧围绕“1+1188”发展格局,以“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为工作主线,聚焦聚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坚持“学习为本、调研立业、服务到位、奉献精品”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文稿起草、调查研究、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工作站位
始终坚持党建铸魂,以业务工作为抓手,抓实做优“过程党建”。政治挂帅,把准调研方向。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第一遵循,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第一要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把学习作为开展调研工作的根本,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趋势、客观事物规律,并融入到调查研究全过程,努力做到“在案头知全局”。
靶向思维,精心确定选题。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调查研究的重点就在哪里。年初,紧扣上级要求、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了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调研方向,确定了60项重点调研课题,科学制定年度调研计划,实行调研报告量化工程,力争每一篇调研报告都能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措施,以全局性、前瞻性调查研究服务决策、服务发展。
建章立制,保障作用发挥。高质量完成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有组织建设作为保障,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以制度规范为重点,纵深推进机关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修订完善积分、纪律、风险“三张报表”等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提效,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调研质量
始终坚持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提升调研质量的关键,不断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带着问题,“走出去”精准调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立足滨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动走出去学经验、找差距,精心谋划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低空经济等调研课题,有序安排赴泉州、宁德、洛阳、长沙等县域经济发达地、现代产业聚集地、创新发展前沿地考察学习,近距离倾听县域经济“最强音”,触摸经济转型“新脉动”,观摩产业发展“升级版”。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助推滨州市县域经济、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贴近实际,“沉下去”解决问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工作要求,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服务业发展、肉牛产业、客货邮融合,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展现场走访调研,向企业征求意见建议,请教方法对策,真实掌握基层情况和民情民意,做到在调查研究中掌握实情、找准病灶,在解决问题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借智借力,“走上去”汇报对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调研基地支撑作用,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汇报滨州市调研基地运行情况,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大规模设备更新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为上级决策谋划提供滨州元素。强化与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汇报对接,深度参与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地热能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省级调研课题14项,让“滨州经验”进入高层视野。
深耕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成效
始终坚持深入调研出精品,服务决策当高参,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以文辅政作用。坚持结果导向。以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为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今年以来,高质量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支撑。撰写的7篇调研报告、调研信息被市级以上刊物采用。报送的调研成果在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统筹全市政府系统课题调研,评选优秀调研成果74篇,编印优秀调研文集《品质之策》。
做好参谋服务。把握经济脉搏,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全市经济运行深入调研,每季度撰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助力市委、市政府精准研判经济形势。参加全省政府系统研究室主任座谈会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并发言,为全省经济形势研判报送滨州亮点。
加强交流共享。注重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在调研中认真梳理创新做法、典型事例,搭建信息共享、成果交流平台,编写《智慧+》(调研报告)11期;编发《智慧+》(工作交流)8期。精准解读上级最新政策,编发各类咨政信息647条;编印《智慧+》(决策参考)58期,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