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5月2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滨州市慈善事业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一米阳光•向您汇报”暨滨州市慈善榜样发布仪式,计划于近日在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举办。该活动将通过全面汇报2023年度“一米阳光”系列民生项目实施情况,充分展现滨州爱心企业、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投身慈善事业的工作实绩,详细展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运行机制,仪式同时发布“十大爱心企业”“十大慈善楷模”“十大慈善项目”等滨州市慈善榜样,进一步弘扬爱心企业、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善行义举,积极推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王长青介绍了相关情况。
汇报2023年度“一米阳光”民生捐助项目开展情况,分别为助困、助残、助学、助老4类项目和“安心”纾困基金的爱心企业和企业家颁发捐赠荣誉证书,发布致敬词等。
发布滨州市慈善榜样。滨州市慈善榜样每两年选树一次,由滨州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本次慈善榜样选树主要是在滨州市慈善公益领域事迹突出、贡献较大、影响广泛的爱心企业、个人和项目,分别设立“十大爱心企业”10个、“十大慈善项目”10个、“十大慈善楷模”10个。通过选树典型和鼓励先进,大力弘扬爱心企业、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义举,彰显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的慈善精神,激发全民向善的热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该项工作经自愿申报、逐级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相关名单,将在仪式上发布。
开展慈善认捐活动。4月,市慈善总会组织召开第三届“慈善文化进企业”优秀企业家座谈会,向爱心企业和企业家汇报了2023年“一米阳光”系列项目实施情况并推介了2024年度“一米阳光”系列项目。仪式现场,各爱心企业和企业家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2024年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需求清单,举牌认捐相关慈善项目,助力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王长青还就普通群众参与慈善事业发展作了介绍。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滨州,参与慈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捐赠款物。这是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爱心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无论是现金捐赠还是实物捐赠,都能为慈善事业提供直接的支持。根据捐赠群体的不同,开发形成主题党日捐款、群众慈心一日捐、企业认捐慈善基金、村(社区) 设立互助基金、网络捐赠五大品牌。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通过“滨州市慈善总会”微信小程序中的主题党日捐款、慈心一日捐模块等平台进行善款捐赠,同时也可以同滨州市慈善总会签订相关协议进行资金定向捐赠和物资捐赠。
支持社区慈善基金。社区慈善基金作为一项重要的慈善资源,着眼于群众幸福民生的方方面面,能有效助力促进共同富裕。近两年,滨州市积极探索社区慈善基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推动滨州市社区慈善基金应设尽设,探索出了以社区基金为纽带、项目为核心、专业服务为支撑的慈善路径,在群众家门口构筑起一道救助保障线。可以通过关注本地社区的公益项目,通过捐小款、捐小物等方式支持社区慈善基金“微项目”开展,实现助人自助,让家门口的保障线更加牢固。
监督善款使用。滨州市慈善组织均在“慈善中国”平台公开了基本信息、年报上传、公开募捐备案和慈善项目、重大事件等,信息公开内容完整、准确。同时,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均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慈善收入及救助情况。社会各界都可检查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共同监督善款使用情况,确保慈善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合法。
传播慈善理念。传播慈善理念是激发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积极传播慈善理念,通过社交媒体、朋友圈等渠道分享慈善信息和故事,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慈善活动中。
参与志愿服务。鼓励大家加入慈善组织或志愿者团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可以到福利院、敬老院陪伴老人和孩子,参与环保活动,为社区提供清洁、维修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