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4月1日,滨州市召开“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残联专场。据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海燕介绍,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残联锚定“民生品质更实”目标要求,以“滨如春”党建助残品牌为统领,争第一、干唯一、创一流,6个事项获市委及时表扬,4项省级试点获“优秀”等次,12项工作排名全省第1,高标准完成“大干2023”目标任务。
2024年,市残联将紧紧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支撑保障,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共同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扣中心融大局,在“三大战役”攻坚中展担当。扶持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争取承办首届黄河流域残疾人辅助器具博览会,依托“链主”欣悦健康开展上下游招商。
聚力政策要素招商,探索打造残疾人创业孵化产业园区,招引科技助残及残疾人自强型企业。评选自强模范和助残典型,积极探索培养全省残疾人事业人才,为事业发展凝聚“高端智库”力量。
助康复促就业,在“健康滨州”建设中勇作为。发挥《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联系地区优势,为10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儿童救助、精准康复、辅具适配等3项主要指标保持全省第1。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二十条措施》,开展应届高校毕业生精准帮扶行动,擦亮“滨州盲按”品牌,5项就业指标保持全省第1。完善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化监督服务管理平台,提升救助“数智”化水平,年内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800名以上。
强基础优服务,在“心安城市”建设中作贡献。探索村残协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残协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广“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模式,建设10处示范性“如康家园”和50个“如康书屋”,打造1处市级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滨州经验。承办全省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和全省残疾人体育事业工作会议,全力做好省残疾人游泳队在滨集训保障工作。完成1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构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网络,传递扶残助残城市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