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8月9日,滨州市召开“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亮进度——发展品质越来越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国资委专场。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市属国资国企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改革增活力、发展提质效,以实干实绩检验改革发展成效,市属国企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高立松就具体情况作了介绍。
聚力质效双升,各项指标大幅增长。截止6月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1759亿元,增长37%;净资产913亿元,增长49%,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利润2.4亿元、上交税费4.7亿元,分别占计划的52%、75%、54%。承担的13项“1+8+1”重点任务,4项“12158”民生实事,全部按时序、按节点推进,亮目标3项提前半年完成。
聚力过程党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建品牌初步塑成。持续打造“资强先锋”党建品牌,大力实施宣讲入企、品牌联创、基层提标、素质提升、统领兴企、治党从严六大工程,形成了“一企业一品牌”矩阵。其中新能源集团“党建赋能、风光无限”党建品牌成功入选“2023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被确定为全市党建“四个融入”工作试点。全面落实过程党建,以融入思维做实党建,制定出台以融入思维构建党建体系做实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属企业综合考核中党建考核由加减分项提高至占比16.7%。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开展党务工作者素质提升培训,今年以来已高质量培训1500余人,评定五星级党支部105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资系统关工委机构全覆盖。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搭建了“国资学堂”“国资讲堂”干部常态化培训平台,上半年开展8期,累计培训国资国企干部1000余人次,提升了干部职工国企改革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清廉国企建设扎实推进。根据市纪委监委开展“清风入企”活动要求,推动廉洁文化进企业“七廉工程”活动,持续净化企业政治生态。
聚力改革攻坚,活力效率明显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位列全省第一等次。战略引领发展。扎实开展市属国企“强国企、强担当”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紧扣32项痛点堵点想办法、找出路,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增强竞争能力。推动实体转型。批准新设39户国有二三级公司,深度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及城市服务等实业版块。有序推进11户企业混改工作,开展混改企业后评价,确保混改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布局医养健康板块,财金集团与欣悦健康共同推进康养职业学院建设,国投集团与深圳海王生物合作搭建市级医疗供应链平台。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滨达集团与喜来登酒店合作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酒店项目,滨盛文旅集团与舜和集团、华住集团合作运营全民健康文化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城建集团在全国200多家申报企业二十选一的比拼中胜出,成功获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现滨州市建筑企业零的突破。滨达集团取得AA+主体信用评级,每年节省超过9000万元财务成本。渤海先研院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
聚力服务大局,国资国企奋勇担当。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市属企业抢抓政策窗口期、机遇期,推进扩投资争项目攻坚,46个项目完成投资39.15亿元,其中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3.7%。津潍、济滨高铁,儿童乐园、康养片区、南部片区等项目稳步推进,施工进展均超计划进度,滨州黄河大桥主桥合龙。助力品质滨州建设。坚决扛起保交楼、稳就业等责任,市直棚改项目一期、二期工程提前半年完成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竣工,徒骇河引调水工程(一期)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公用事业集团成立在建民生项目工作专班,10项城建任务已完成3项,铺设高温水管线4.37公里、天然气管道35公里,修复市城区道路5.9公里。招商引资勇挑重担。市属国企新签约项目17个,到位资金4.4亿元,外资4751万美元。其中,财金、国投医养健康、滨达会展、公用圣翔文创产业、水务威派格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新兴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办理应急转贷业务280亿元,提前完成全年。以“勠力走在前、携手开新局”为主题的央企省企“滨州行”活动在滨州市成功举办,18家央企、27家省属企业的负责人及其团队应邀或主动参会,共签署合作项目20个,签约金额达到545.63亿元,涵盖基础设施、医养健康、现代农业、基金投资、文化创意、新能源产业、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行业领域。
聚力服管并重,监管机制更加完善。考核体系持续优化。修订《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把绩效考核与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综合效能、重点任务考核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建立以经营业绩和担当尽责为目标的“4+1”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国企提质增效。扎实开展“练内功、降费用”活动,市属企业百元营收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4元;全面启动“对标向前、争先进位”活动,推动市属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推进“大额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盯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基准线、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从“法律、实操”两个层面、“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建立动态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出资人监管、审计监督、企业内控等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国资总监“一线”优势,落实财务总监联签制度,及时掌握企业重大资金支出、财务运作和可能对企业运营等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