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国永
4月11日上午,滨州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召开“成就企业家梦想”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专场)。据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梅英介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充分发挥行业科技服务作用,用好市海洋发展研究院这一平台,加强政研企三方联动,以科创成就企业家“蓝色”梦想。联合14家科研院所、28家涉海企业,组建科创联合体18个,转化科研成果32项,助企增收近5亿元。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为引领,实施了一批改革破零工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富强滨州注入了强大的科创动能。
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创建海水综合利用滨州模式。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深入践行“四水四定”原则,发挥海水资源优势,拓展海水淡化非常规水源供给,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鲁北碧水源15万吨海水淡化工程一期已投产,总结形成海水冷却、海水淡化、海洋渔业、高端化工融合发展的海水综合利用模式,山东电视台作专题报道。下一步,将组织开展海水替代淡水、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等专题研究,指导企业提高生产工艺、提升产出效益,推动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海洋贡献。
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海洋蓝色碳汇行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积极承接省委改革事项,主动对接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建海洋碳汇科研攻关团队。以正海贝类底播型海洋牧场为主体,开展碳储量调查评估,完成滨州市首笔海洋碳汇质押贷款,为正海集团拓宽了融资渠道,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搭建全市海洋碳汇本底数据库,拓展海洋碳汇保险业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蓝碳赔偿机制等,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积极的探索。
落实经略海洋战略,做好海域资源要素保障。针对滨州市海域自然资源条件不足、开发水平较低、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积极争取海洋资源委托代理、海域统一确权登记2项国家级试点。开展了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研究,探索海域立体化利用和确权管理方式,为全市海洋产业布局、海域功能分区、项目用海审批提供了重要参考。2022年,批复用海项目70宗,确权海域面积9479公顷,同比增长50倍,切实保障了沿海企业项目建设用海需求。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海域立体分层确权,打通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政策壁垒;建设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平台,提升海洋观测预报、防灾减灾、测绘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集约节约开发海域资源,保障沿海企业和海洋产业发展空间。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渔业振兴滨州样板。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水产种业、精深加工,扶持引导渔业企业强优势、补短板,培育壮大水产全产业链条。种业方面,渤海水产作为滨州市水产领军企业,全面布局种业育繁推,取得了良好成效。研发对虾新品系“渤海1号”,获农业农村部认定,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虾品种占全国总量的1/4;获批建设全国2处之一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组建5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获评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国家水产种业破难题阵型企业、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抢占了全国水产种业的制高点。精深加工方面,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抢抓预制菜发展新机遇,联合省海科院共建水产加工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新品研发、标准制定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全市涌现出珍味嘉、海德信等一批成长性好、创新性强的预制菜加工企业,推出一卤鲜鲈鱼、海洋佐餐酱等水产预制菜40余款,市场反响良好。
2023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干2023”“成就企业家梦想”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化解放思想、实化在知爱建,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从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入手,更大力度地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推动全市海洋和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科技创新。以研究院为主体,全面启动市级重点实验室创建三年行动,开展苗种繁育、精深加工技术攻关,为全市涉海涉渔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实用的技术研发平台。
抓成果转化。政研企联动,持续开展海洋发展科创沙龙,通过招贤揭榜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指导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抓品牌培育。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展览推介,谋划开展水产博览会、水产预制菜风云榜评选等活动,帮助企业树品牌、拓市场、增效益,打造全国知名的滨州水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