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国永
3月22日,滨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专场。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增永就2023年“亮目标”工作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丁海廷主持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牢记“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坚决扛稳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围绕运行机制、能力提升、资金保障、科技防控、提升地力等五个方面,初步构建起田长制“1+N”工作体制,在全省率先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市域范围全覆盖,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三区三线”划定全市耕地保有量574.6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09.61万亩,2022年整改不合理流出耕地8.42万亩,年度土地卫片违法占用耕地比例控制在1.42%,连续五年下降,创历史新低,基本遏制了耕地连年减少的势头,全市耕地数量首次出现了净增加。
2023年,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将牢记“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坚决扛稳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让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决策部署的源头“长牙齿”。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控耕地“非农化”,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实行补充耕地全程监管,严格新增耕地质量验收,统筹科学合理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严控耕地“非粮化”,稳妥实施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严格控制耕地流出、引导优质耕地流入、规范耕地进出平衡实施,切实保护群众权益。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动态监管机制,定期开展分析预警、核实整改、检查考核。科学合理制定耕地恢复计划,推动“三调”查清的“可恢复耕地”有计划逐步复耕,稳妥有序优化耕地布局。
多措并举保耕地。深化田长制“1+N”工作体制改革,督促各级“田长”依法履行田长职责,依托“空天地”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构建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将耕保责任逐级落实、落细。落实政策激励机制,每年对耕地保护成绩显著的20个乡镇给予奖励,调动基层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执法协同联动,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职尽责到位。执法工作将继续从严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综合运用卫片执法、立案查处、挂牌督办、公开通报等方式,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和督办力度,督促责任主体履责到位。
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基层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及时更新各类田长制标示牌,标明责任人、耕地分布、监督电话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让耕地保护政策深入社会各界心中,将破坏耕地行为“发现在初始,消灭在萌芽”。
综合施策全力做好要素支撑保障服务
滨州市自然资源系统围绕让项目有地落、能落地、快落地,在守住底线、节约集约的同时,从项目用地摸底、到用地指标下达,从多途径保障用地到加快项目用地审批,兼顾“量”与“质”、当前和长远,细化目标任务,综合施策,全力做好要素支撑保障服务,彰显实干底色。
新增指标精准化配置。严格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年初就未雨绸缪,积极对接市发改、工信、交通、城乡水务等部门,通过组织座谈、现场实地调研勘察,核实项目新增用地位置、面积及规划情况,建立了省级重点项目、市级重点项目、单独选址项目等6类工作台账,提前统筹做好用地组卷、土地征收、先行用地等工作,实现新增指标配置“项目化、差别化、精准化、效率化”,让好马吃上好料。
预支指标保障急需用地。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应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3月2日为全市51个项目下达了年度第一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571亩,保证企业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后期随着项目用地申请情况,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还将阶段性的制定第二批、第三批新增计划指标预支方案,做到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快保”。
用地审批提供全过程服务。对县(市、区)项目用地报件做到“4个1日”办结,即1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局会审、要求县局1个工作日完成补正、1个工作日内拟定审核意见报市政府、1个工作日报省厅备案。为了实现“4个1日”办结,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服务措施。首先是用地手续帮办代办。建立多部门联审和多层次协调机制,派出工作组,一方面指导县区开展土地组卷,协调解决用地报批中的各类问题,着力提高组卷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及时对上沟通争取,对上级审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沟通解释,减少补正次数,加快审批进度。再就是容缺审查报批材料。对符合规定的程序压茬进行,提前审查,允许各县区批次材料边报边审边完善,并通过全程跟踪服务、具体环节把关等形式指导县区局及时完善材料。
推进资源利用的节约集约。统筹用好增量的同时,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将重点放在了盘活存量。今年滨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计划盘活“五未土地”7000亩以上,扩大用地供给渠道。为了积极盘活存量,提高亩产效益,滨州市出台多项“差别化”政策,利用“差别化”用电、用水、供地、金融等政策,发挥好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作用,逐步做到让节地者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