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赵双红
3月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打造黄河流域高水平技师学院 助力‘双型’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据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丁爱军介绍,2022年,滨州市技师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施“两区联动、双轮驱动”,高质量开展“教学改革深化年”活动,高标准推进“六个走在前”,学院高质量发展势能强劲,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固本强基。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全体教职工改革攻坚、干事创业的正气充盈。狠抓人才工作,培养齐鲁首席技师3人,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齐鲁名师1人,省技工教育先进个人12人,申领山东惠才卡4人、渤海英才卡9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学院连续四年荣获“山东最佳社会声誉技师学院”,连续两年荣获“山东省最具社会知名度技工院校”,微信公众号连续三年荣获“山东最具影响力教育政务融媒体”。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勇担时代重任。学院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拓宽办学空间,着力破解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软瓶颈和硬约束,为滨州“双型”城市建设发挥更大作用。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到位,学院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平台,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滨州市技师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调整滨州市技师学院管理体制的批复》,学院自2022年9月起纳入市级管理。2022年8月30日,学院北校区全面开工建设,形成了南北两个校区、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体制改革凝聚合力,北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学院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平台更加广阔、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坚定不移深耕教育教学,厚植育人沃土。以“教学改革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坚持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促提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水平校建设。健全完善“1211”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教学能力大赛获国赛一等奖(滨州市唯一),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金奖1项、铜奖1项,全省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得二等奖1项。教研科研实现提升。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1项,1门课程立项为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个团队入选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4个教研组入选山东省技工院校中心教研组成员单位。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4个,省赛一等奖19个。职教高考本科上线118人。“五育并举”取得长足进展,学生管理更加规范,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5个,优秀班干部5人,优秀学生20人,5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学院团委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坚定不移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发展。在政、校、企、行广泛对接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校企双主体育人融合度明显提升,产教融合迈出聚集资源、协同创新的坚实一步。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零距离”深化合作,共对接职能部门、行业、企业213家,签订合作协议106个、挂牌基地74个,实现滨州市域内行业企业全覆盖。召开山东省校企合作高端铝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学院入选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社会培训持续精准发力,全年培训7316人次,有序推进滨州工匠学院建设,组织开展全市职工“工匠大讲堂”活动。学院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个、铜奖1个,荣获山东省开放大学“创新创业集体奖”“特别贡献奖”。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山东省退役军人适应性优质承训机构、滨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滨州市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站在学院发展新起点上,面对学院重要战略机遇期、政策红利窗口期、跨河发展赋能期,立足“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创新布局,学院党委明确了“1+114N”工作体系:即以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为奋斗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过好主题年,坚持“四个一切”,做好N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一个“1”目标定位——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具体标志就是围绕省市重大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成办学条件优良、专业特色鲜明、产教融合紧密、社会服务能力显著,综合办学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技师学院。今后五年学院的战略定位是: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技师。实现奋斗目标过程中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简要概括为“五个必须”,即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必须聚焦主要矛盾,聚力解决主要矛盾;必须按规矩办事,按规矩选人用人;必须清正廉洁“干净干事”,履职尽责“干事干净”;必须加强团结。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3年,滨州市技师学院将以深入贯彻新修订的职教法和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新一轮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为契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院校主动”,聚焦“科创品质更强”大干,加快推进高水平技师学院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七个开新局”目标。
一是党的建设要开新局。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支部评星定级工作,强化组织建设,着重加快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做好党员创先争优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持续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扛牢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二是教育教学要开新局。以高水平中职校建设为主线,以“校风学风建设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教风建设和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为落脚点,全面推进项目申报、教学改革、教研科研、教学能力大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技能大赛等工作。三是学生管理要开新局。聚焦“四个体系”,持续做好“七个一”专项活动,创新学生管理品牌,以学院第五届班主任能力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搭建活动育人“大舞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四是德育高地要开新局。强化“六个引领”,落实“五育并举”要求,推进“三全育人”,升级“大德育”体系。多维度发挥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打造思政“金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五是产教融合要开新局。积极推进“五主并举”,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建设新时代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服务社会特色品牌,形成完善的服务社会生态体系,实现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六是服务社会要开新局。聚焦北校区建设,持续加强学生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实现招生就业量质“双提升”。充分利用好渤海公共实训基地的平台优势,加强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动学院(北校区)建设,适时启动后续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社会培训高地和滨州工匠学院建设,确保完成培训目标。七是管理服务要开新局。聚焦“两区联动、双轮驱动”,打造适合南北校区特点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创建宜教宜研宜学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