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国永
10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擦亮‘滨周到’品牌”系列新闻发布会(劳动力市场监管、人才流通便利度、创新创业领域专场)。据了解,近年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依法统计、服务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提升全市科技统计水平和质量。2021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100.3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达到3.49%,取得了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四年稳步增长(2018年2.33%、2019年2.59%、2020年3.36%)的显著成效。2021年省科技厅在全省科技统计工作情况通报中对滨州市科技统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典型经验在全省科技系统推广。
抓顶层设计,赋能创新创业生态。在2019年成立滨州市科技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滨州市于2022年7月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市级科技创新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双主任,统揽企业、高校、金融、党政四个专项创新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等工作,引导全市上下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共识共为、同向发力。
抓主体倍增,培育研发投入主力军。通过对企业营收、知识产权、研发能力等进行数据分析,建立1500余家重点潜力企业清单,定向筛选培育,有效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渠道。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16家,比上年增长38.04%,增幅居全省第1位。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倍增;2022年,累计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1家,比上年增长12.5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50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到970家,占比64.93%,较去年提高9.15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抓载体支撑,健全创新平台体系。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重点打造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聚集800余项科研服务资源,建立产业链招商、企业需求、资源供给“三张服务清单”,以及招商资源库、产业专家库、金融服务库“三个服务库”,吸引167家研发机构入驻,创新要素加速整合、持续放大效应显现。魏桥国科研究院通过山东省铝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招引“中科系”研发人员40人,完成首批7个研发项目立项,投资额1.1亿元。组建山东省高端铝制造与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实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11项,带动链条企业研发投入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