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州系列医保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2022-08-05 16:04: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杨国永

85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第三场(基本医疗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医疗保障局局长王景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景华,向大家介绍滨州市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卫生健康惠民,抓好医保政策落实等工作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王景军介绍,今年以来,滨州市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认真贯彻“医保为民”工作理念,围绕“民生品质”更实,创新探索了“干好、讲好、报好、推好”的“四好工作法”,坚持推动“三一目标”“九个医保”不断成势,用心用情用力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

医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

自今年6月份以来,着力统筹医保基金管理效能,落地实施了5项医保待遇政策:

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医药费年度限额由1500元提高到3000元。截至7月底,已有9.37万人享受待遇,减轻群众负担476.82万元。

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5%。截至7月底,已有5.42万人享受待遇,减轻群众负担843.05万元。

居民大病保险年筹资标准由每人81元提高到90元,可用于居民大病住院报销的基金增长2700万元,有效提高居民大病保障能力。截至7月底,已有1.45万人享受待遇,减轻群众负担10018万元。

职工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降至1.5万元,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80%,受益面持续扩大,进一步减轻了职工重特大疾病患者的个人负担。截至7月底,已有113人享受待遇,减轻群众负担79.86万元。

参保企业女职工生育3孩费用纳入生育保险支付。截至7月底,已有340人享受待遇,减轻群众负担415.22万元。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负担

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着力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不断扩大医保基金战略购买力,截止目前,8个批次305种药品和14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在滨州市107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累计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近10亿元。4项行动有效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

人工关节告别“万元时代”。430日,滨州市在全省率先落地人工关节集采政策,平均降价82%,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被山东电视台采访报道。

胰岛素平均降价48%。涵盖了二代和三代胰岛素的专项集采顺利实施,11家企业的42个产品中选降价,平均降幅48%,最高降幅73%,将为滨州市数万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大幅减轻用药负担。

冠脉介入耗材集采再降价。在支架集采的基础上,冠脉导引导管和导丝实现集采再降价,由集采前均价890元和950元,降至434元和447元,降幅达51%53%,最高降幅达80%,实现了冠脉介入治疗领域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全覆盖,全方位为患者降费减负保驾护航。

实现集采药品进药店。为打通群众购买集采药品“最后一公里”,创新开展了“集采药品进药店”活动,今年5月份开始在市主城区65家药店启动试行,目前已扩展至全市各县市区,第一阶段175家医保定点药店实现了集采药品的销售,真正将“降价格”和“便利购”的福利送至群众身边,做法受到省医保局有关领导批示肯定。

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全覆盖服务下沉最基层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医疗保障业务,减少参保单位和群众办事跑腿负担,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市、县、乡、村全覆盖,形成15分钟基层便民服务圈,全市累计建成基层服务站点1752处,覆盖90处乡镇、28处社区、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2家非公立医院、92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484个村卫生室,《人民网》《中国医疗保险》专题报道。服务站点的4项特色服务承诺是:

您有问我有答。群众看病就医有问题直接咨询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详细解答直至满意。

您申请我受理。全市统一鉴定标准和流程,把所有门诊慢性病种全部设为即时办理病种,待遇确认全部下沉到医院端办理,出院即办,次日享受待遇。

您看病我报销。群众市内就医时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补充保险“一站式”、“一单制”结算;群众转诊转院不仅可在医院办理,同时可以网办、掌办、电话办、自助办;住院和门诊报销全国联网,慢性病和个人账户全省联网并即将实现全国联网。

您有事我帮办。由于各种原因外地就医没有联网报销的,就近在医保服务站提交材料,也可以由乡村医生、网格员帮办代办,承诺10个工作日办理完毕,现正在引入OCR系统,力争尽快实现即时报结。

医保经办服务持续便利化

借助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医疗保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突出4项措施优化医保服务:

实现“不见面”办。目前滨州市已实现医保线上业务与全国互联互通,除医疗费手工报销外,滨州市其他医保服务事项均已实现掌上办、网上办,其中9项业务实现网上办、2项业务实现掌上办,17项业务网上掌上均可办理。

实现“异地通办”。在2021年实现7项跨省通办事项、16项省内通办事项异地通办的基础上,今年又实现“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业务的跨省通办,达到“8+16”。

实现5种慢性病跨省直接联网结算。在实现普通门诊、住院跨省直接联网结算的基础上,今年630日起,成功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慢特病跨省联网直接结算,目前全市实现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有21家,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

实现互联网+医保服务。全省首批启动“医保网上购药、药店送药到家”便民服务项目,在支付宝开通“医保买药”项目,目前已覆盖到所有县区,247家药店响应上线。自主开发了互联网医院医保线上支付系统,依托滨州市中医医院和新悦康复医院2家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门诊慢性病”服务,实现了医保、医疗、医药联动,线上处方、线上流转,线上支付,线下取药或送药上门服务。依托实体定点药店大力推进“24小时医保智慧云药房”项目,现已部署安装12处,每处配备50余种常用药品,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支付,全天候为市民提供购药服务。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