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2022-07-05 14:50: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薛凯旋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河南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这首广为流传的童谣里提到的捏泥人,指的就是惠民泥塑的制作。7月5日,“百年非遗看滨州”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民县文化馆皂户李镇分馆非遗展厅,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泥塑的历史,在与非遗传承人的面对面交流中了解惠民泥塑的匠心技艺。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走进惠民县文化馆皂户李镇分馆非遗展厅,入门处看到的是惠民泥塑的历史。据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泥塑”兴起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红粘泥为原料,黄河淤泥是最上乘的“原料”,再掺入棉絮和面浆。品种有单面娃、双面娃、三面葫芦娃等不倒翁造型类“泥娃娃”,色彩鲜艳,造型喜庆。在当地每年的农历二月二火把李庙会,手工匠人们都会提前赶制出一大批泥人到庙会上售卖,这一天来赶集的人们一般都要买几个泥娃娃回家。人们习惯称为“拴娃娃”。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在惠民县文化馆皂户李镇分馆非遗展厅,惠民泥塑的非遗传承人张凯正在对一批泥塑作品进行上色。泥塑制作是手艺活,也是功夫活,从取泥制泥,到上浆、擦粉、上色、开眼等,20多道工序一样也急不得,仅头发上色就要上9遍。张凯表示:开眼是最难的,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开坏了,就“无精打采”。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传承人张凯更关注的是传统的手造作品如何紧跟时代步伐,让泥塑更时尚,并且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张凯在借鉴传统技艺和形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增加现代元素,将卡通、动漫造型融入泥塑创作,使惠民泥塑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与传统的泥塑作品相比,现在展厅里的泥塑作品也添加了许多新成员,造型和色泽更受年轻人的喜欢。如今,惠民泥塑不仅是每年二月二庙会上的抢手品,而且这一传统手造作品也搭上了网络快车,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百年非遗看滨州|惠民泥塑:泥娃娃身上着新彩 匠人指尖绽放泥土芬芳

近年来,惠民县不断加大惠民泥塑的保护力度,把创新和传承融入到泥塑中,让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焕发新生机。在创新泥塑产品的同时,惠民县还加大对泥塑技艺的传承力度,通过泥塑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泥塑艺人到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泥塑技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泥塑文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