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滨州市迎峰度冬暨春节保供电工作“八大举措”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上,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李锋介绍了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工作情况,发布了国网滨州供电公司迎峰度冬暨春节保供电“八大举措”。据了解,为保障冬季经济社会运行,人民群众亮堂温暖过节,实现连续九年除夕台区“零停电”目标,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制定实施了“八大举措”。
据了解,2021年,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要求,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坚持“滨州电业为滨州”工作定位,大力实施“老渤海·新精彩”主题实践,为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连续三年荣获“富强滨州”建设“金星奖”。
重大部署落地取得新实效。聚焦“双碳”转型,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成“零碳”智慧能源综合示范园区,创新绘制“分布式光伏消纳地图”,新能源并网做到“应并尽并”;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4.2亿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57万吨,同比增长18.6%。聚焦乡村振兴,2项服务举措纳入全市工作要点,全省率先构建“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光伏扶贫上网电量、支付电费全省第二,三年两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聚焦“智者智城”,建立滨州电力产融科创平台,构建电力“第七库”五大核心应用场景,全国首家上线臭氧监测电力指数体系,获得生态环境部的表扬与肯定。促成国家级“区块链+能源”创新应用试点落户滨州,为省内唯一一家。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
用心服务展现新担当。积极助力“滨周到”品牌建设,挂牌成立市县两级“获得电力”服务中心、“水电气暖网”共享营业窗口,推行全景式“阳光业扩”,提供“物流式”办电、“帮办代办”等星级服务,高低压客户办电效率全省第三。成功应对电力供应紧张形势,打赢了电网迎峰度夏、抗台抢险等多场硬仗,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全市企业家大会等172项重大保电任务,全省首批完成“煤改电”配套电网改造,连续8年实现除夕“零停电”。
支撑能力实现新提升。电网固定资产投资纳入滨州市统计范畴,累计完成7.15亿元。安全有序完成电网检修任务1033项,“外电入鲁”、城市“生命线”等重要输电通道实现“零故障”,截至1月11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915天。1项工程入选国家电网“百佳”工程。
今冬以来,受阶段性寒潮天气影响,滨州电网全网用电负荷3次刷新冬季历史最高纪录,最高达396.3万千瓦,同比增长5.6%。取暖负荷达57万千瓦,同比增长23.9%。
为保障冬季经济社会运行,人民群众亮堂温暖过节,实现连续九年除夕台区“零停电”目标,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制定实施了“八大举措”。
举措一:加强电网建设,夯实保供基础。2021年以来,公司完成“14开工、17投产”电网建设任务。集中投产110千伏汇泉、蔡古、苑城3座新建变电站和池头-临池跨市域新建线路,解决了博兴等区域电网网架弱、用电负荷高、迎峰度冬负荷紧张等难题。最近半个月连续投产的110千伏京东变电站等3个项目,也将有效缓解相关区域冬季用电负荷陡增和变电容量不足等问题,保障全市人民温暖过冬。“十四五”期间,滨州电网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提升供电能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举措二:开展设备检修,排查安全隐患。改造3座室外简易变电站、更换112面老旧开关柜,完成26条输电线路“防舞动”治理,全面夯实电网设备安全基础。新装一二次融合开关1205台,加装智能化融合终端4158台,配电自动化标准化配置率提升至95.66%、全省第三,绝缘化改造5100余处,改造线路656条,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27%。开展防寒、防火等电网冬季“五防”隐患专项排查和春节保供电专项行动,重点排查“三跨”区段、城市“生命线”供电线路、“外电入鲁”等重要输电通道以及向矿山、化工、高铁、电铁、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客户供电的设备隐患,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问题隐患2600余项,全面提升了电网设备可靠运行水平。
举措三:强化电网调控,做细应急预案。积极服务新建电源并网调试,助力冯家龙源风电二期、温店北控风电场二期、滨海永盛光伏等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如期并网。精心编制春节调度保电措施,合理安排全市188座变电站运行方式,确保春节保电期间电网“全接线、全保护”运行。做好电网春节调峰调压工作,组织并网地方电厂和新能源参与调峰,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确保电压合格。重点做好全市8.4万“煤改电”用户电力供应,度冬期间不再安排影响保暖保供的停电计划。完善10座单变站、45家重要用户应急处置预案,市县联合开展“无脚本”春节保电反事故演练,确保电网事故快速、正确处置。
举措四:精益运维设备,确保可靠运行。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提前落实重要设备专项运维措施,46条“外电入鲁”等重要输电通道实施一级防护。全面开展变电站消防维保,消除设施隐患,加大单线单变站、重要用户供电变电站特巡和带电检测频次,及时消除各类缺陷。贯彻“以维代抢”理念,对保供电涉及的配电线路、台区开展三轮次带电检测,“煤改电”线路及台区每周一巡,并开展红外测温,确保设备状态在控,实现“除夕不停电、春节零投诉”。及时清理电缆线路通道附近杂草等火灾隐患,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举措五:推行带电作业,降低停电感知。坚持“能带不停”,完成配网不停电作业4823次,惠及客户26.2万户,减少停电1700万时户,不停电作业化率97.8%,全省前列。打造8个预安排客户零停电示范区,131条配电线路实现计划零停电。开辟不停电作业“绿色通道”,压缩内部业务流转时限,将业扩接火平均提前了3个工作日,确保全市业扩不停电接火率常态化保持100%。完善“网格化”抢修体系,优化抢修站点设置,抢修半径缩短至5公里以内,按照城市30分钟、农村45分钟严格管控抢修到达现场时间,降低客户停电感知。
举措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深化“阳光业扩”功能应用,依托政务信息共享,在线获取办电证照,居民和企业上电“零证办”。大力推动政企业务联办,全部用电业务进驻政务大厅,“水电气暖网”等市政公共服务需求“一张表单、一网通办”,“房产+用电”联合过户,电力接入行政审批“一链办”。在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等政府平台开辟用电专区,拓宽线上服务渠道,加大“网上国网”APP推广应用,实现用电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全环节在线沟通,服务进程“一键可查”,服务质量在线评价,推进用电业务“网上办”。客户经理“一对一”包保服务省市县重大重点项目,提前启动配套电网工程建设,高效保障渤中19-6、碳三碳四等重大项目用电,高质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点项目用电“上门办”。
举措七:畅通服务渠道,响应客户诉求。坚持全市供电营业厅全年“无周休、无午休”,14个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响应客户诉求;持续提供全天候线上服务,客户可随时通过“网上国网”、微信公众号、95598网站等渠道,完成交费、报装等在线业务。组织“共谋新发展、四进送服务”大走访,主动上门收集客户诉求,宣传电力政策。建立常态联系沟通机制,通过客户小区、行政村微信群,大力宣传冬季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用电知识,向客户推送用电政策及安全温馨提示,引导客户用上安全电、经济电。
举措八:服务采暖客户,助力清洁出行。开展“煤改电”客户专项走访,全面了解户内设备状态,在“煤改电”区域的村邮站、助农取款服务点、营业厅增设线下交费点,实现日常交费“不出村”。组织全市公共服务充电设施安全测试、车辆试充等检测检修,确保充电设施可用率100%。春节假期在需求较大的充电站安排专人现场值守服务,引导车辆有序充电,保证客户充电无忧。(杨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