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傍晚到26日,滨州市出现了寒潮天气,最低温度出现在26日早晨,大部地区-11℃左右,局部达-13℃左右。寒潮天气来临前后,滨州热力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严阵以待、提前部署、积极应对,全力保障居民达标供暖,多措并举做好供热保障工作,积极争取居民舒适用暖。
未雨绸缪:提前和热源厂对接调整蒸汽供应
针对本轮寒潮天气,滨州热力有限公司提前三天联系热源企业调整储备热量,采取管道热水增压增量,使居民小区房间充分蓄热,保障居民室内温度不受外界降温影响。
根据天气预报室外温度进行计算,蒸汽量需由830T/H提升至1400T/H,12月21日开始逐步提升热量,蒸汽已经提升至1163T/H,其中大唐蒸汽量429t/h,魏桥蒸汽量659t/h,滨化蒸汽量75t/h。西首站区域中继加压泵和分布式变频泵12月21开启,根据气温降低情况持续提升供热量。
严阵以待:精准调度调节管网站点温度和流量
通过智慧供热自控平台对383个供热站点的运行参数实施个性化调控,24小时“线上线下”双巡检机制,383个站点、703公里管网处于密切监管中,确保运行平稳万无一失。全网平衡系统按需分配热量,热计量装置、单元电动阀、老旧小区室温采集器各显神通,在稳定、达标供热基础上,实施二级网精细化调节,消除冷热不均的水力失调现象,保障实现舒适用热、精准供热、舒适用热。
做好应急保障: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各类抢修任务
根据滨州城市供热 “一城一网”的布局和2021-2022采暖季供热运行方案,完善了包含6套系统切换方案、17套系统泄漏应急预案。持续加强站网巡检,50余种抢修设备物资备齐备足;4支抢修队伍24小时昼夜待命,与管家、值班和热线人员四级联动,遇漏点、险情第一时间处理、最快速度恢复。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极寒天气实战应急训练,防范突发状况处置和提高联动处置能力,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标准执行巡检机制,确保供热保障平稳运行。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管网站点巡检力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寒潮来袭,热线15部坐席24小时倾情守候;首站值班人员、供热管家增加对各自负责的供热系统的巡检频,详细记录各种参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利用热计量平台,做好用户供热计量数据监控分析,远程查看用户室内温度,对于温度偏低用户,提前排查及时做好现场处理。对失水量较大的换热站投放臭味剂,减少热量损失,保证用户采暖效果。根据为民服务热线供热投诉情况,及时调整为民服务热线入驻人员数量,确保用户投诉能够快速高效处理。24小时内进行现场处理并反馈热线,热线员24小时内回访用户了解用户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提高服务质量:供暖管家一对一上门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问题
116名供热管家接到用户派单,第一时间与用户取得联系,约定上门服务时间,确保全部上门处理,当日派单及自接投诉全部当日完成。特殊情况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上门服务,要与热用户做好沟通解释,取得热用户理解。持续落实前置服务,对独居老人提前上门服务,延伸做好重点弱势群体服务工作。针对孤岛和边角用户散热量大、室内温度难以保障的特殊情况,凡是接到968111热线派单的,供热管家会上门服务,进行排污、排气等处理,处理后室温仍不理想的,会给用户做好解释,同时将根据《滨州市供热条例》,启动测温退费流程,最大程度地保障热用户权益。
持续访民问暖:积极主动了解用户需求切实解决用热困难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领导班子成员现场盯靠,加强督导,确保访民温暖工作做实做细,落到实处。截止12月27日,滨州热力有限公司已深入282个小区,994户开展访民温暖,实地解决相关供热问题994件。
针对12月中旬中海学苑小区物业反映个别用户取暖不满意的情况,热力公司积极应对并在寒潮天气来临后,立即安排对该小区开展“访民问暖”回头看,供热管家入户对用户进行测温摸底,从反馈情况来看,用户家中温度约在22℃左右,处于舒适温度。“访民问暖”走进泰山名郡,经过供热管家摸底后发现存在2户悬空户室内温度未达标的情况,因泰山名郡小区管线老化严重,无法再次提高压力,经与社区沟通,滨州热力有限公司采取提高供水温度保持原压力来提高居民室内温度,同时积极做好沟通工作,取得用户的理解。
虽然寒潮来袭,滨州市区供热总体平稳有序,383个站和供热管网运行正常。暖气片用户和地暖用户进户水温度普遍提高4℃左右。通过室温测点反馈、热计量温控系统反馈、供暖管家服务反馈、各类热线回访和各小区的访民问暖走访调查情况等多渠道,调度掌握全市居民家中供暖室温情况。居民家中室温20.6%在24℃以上,61.6%在20-24℃之间,14.2%在18-20℃,3.6%在18℃以下。(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