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州:3月份至今,“微E赔”处置轻微交通事故15520余起

2021-12-08 08:36:1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真没想到,处理交通事故也能这么方便快捷,以前还要等事故交警和保险公司,现在通过’微e赔’平台可以直接处理,省去了我去事故科和保险公司来回跑的时间。”近日,驾驶员安某专程来到沾化交警事故科,送来“公正执法 执法为民”锦旗。

1123日中午125分,臧某驾驶车辆与安某驾驶的车辆追尾,造成两车损坏,无人员伤亡。沾化交警大队民警下班途中,行驶至富国路明珠路口时遇到这一情况。眼看着本就因下班高峰车流量大的道路,即将因为一起普通的轻微事故导致大面积交通拥堵。民警遂立即下车,快速对现场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后,让双方当事人将车辆移到安全且不妨其他车辆通行的地点,同时将现场照片及其他材料上传“微E赔”系统。“微E赔”系统后台操作民警对事故情况做出责任认定,双方当事人对认定无异议,对快速处理方式表示满意。1215,当事人撤离现场,事故从发生到处理完毕仅用时10分钟。

今年以来,滨州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微e赔”简易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并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系统整合了交警和保险公司的交通事故处置力量,充分发挥巡勘一体化、三级处警和警保联动机制的最大作用,以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处置过程的公开化、共享化、快速化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的简化流程、节省时间为落脚点,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3月份至今,交警部门、保险公司操作人员共注册用户1800余人,发送提醒提示短信7万余条,使用平台处置轻微交通事故15520余起,占轻微交通事故总量的三分之一。

让群众不再等警 打破了现场处警的限制

滨州公安交警坚持问需于民,以占交通事故数量占比较大的简易事故为突破口,破解群众难题,使用信息化手段,将交通事故从报警、接警、调度、出警、责任认定等环节进行了全流程覆盖。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交警大队分控中心按照就近出警、分级用警的原则,根据GPS定位,调度附近中队警力赶赴现场,按照事故现场勘查流程进行现场勘查,取证完毕后,对符合轻微道路事故的,将相关资料通过手机推送至“微e赔”平台,并告知双方迅速撤离现场、恢复交通。由具有事故处理资格的民警第一时间进行远程定责,在线生成电子责任认定书,并通过“微e赔”直接传阅到群众和投保保险公司,无需再到事故科领取。

20211130日上午924分,滨城交警大队接到报警电话称:驾驶员王某驾驶车辆转弯时,因操作不当,将黄河八路渤海九路以西的护栏撞坏。接到警情后,大队分控中心指派距离事故地点最近的一中队出警,值班民警于9:30到达现场进行勘查,9:35通过“微e赔”上传证据材料, 9:40“微e赔”系统后台完成定责。群众也可以通过“微e赔”平台自主报案,按照界面提示,定位事故发生位置,将事故基本信息资料拍照上传到“微e赔”平台,由具有事故处理资格的民警认定责任,在线生成电子版认定书。

向科技要警力 打破了警力不足的制约

“微e赔”小程序的研发、推广使用,可以说是滨州公安交警部门长期坚持“向科技要警力”的实用便民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警力不足,导致交通事故处警慢、群众等警时间长的难题。经济开发区交警大队辖区230平方公里,大队事故民警5人,如果仅仅依靠现场处警的模式,无法达到群众的报警、用警需求。大队坚持把“向科技要警力”的思维落地为勤务成果,激发了“巡勘一体化”、三级处警和警保联动机制的最大作用,让每一位驾驶人得到便利。以前处理一起轻微交通事故,从出警到现场勘查完毕大约需要30分钟至1小时,利用“微e赔”平台处理,只需5-10分钟,既方便了群众,减少了拥堵,同时也节省警力,提高了效率。20213月至今,经济开发区交警大队辖区共处理轻微事故起数650余起,其中视频远程处警280起,“微e赔”平台处警370余起,占轻微事故总起数的61%。实现了交通事故处理调度出警快、现场处置快、责任认定快的目标,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现状,真正解决了交通事故出警慢、处置慢、理赔慢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事故当事人。

蓝警帽+白警帽 打破了多部门工作的壁垒

车轮向前,时代向前。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也带来了人、车、路的矛盾。为全力做好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邹平市公安局试点开展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工作,采取“蓝警帽+白警帽”的警种联动模式,警种部门之间的实操性更强了,老百姓得到的便利更多了。邹平市公安局以“巡勘一体化”的建设理念为切入点,加大“微e赔”应用力度,把辖区确定多个偏远乡镇派出所设为试点单位,充分发挥试点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作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由辖区派出所进行事故现场的先期处置。对于符合简易程序规定的,派出所通过“微e赔”系统进行处理,由交警大队事故科负责审核出具责任认定书;对于符合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由派出所先行保护现场、固定现场证据,然后通知交警事故科出警处理。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派出所处置道路交通事故警情969起,其中,派出所独立完成处置515起。“蓝警帽+白警帽”的警种联动试点,实现了“快速出警、快速勘查现场、快速撤离现场、快速恢复交通”的目标,从源头上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警速度慢、等警时间长等诸多问题,切实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补齐道路交通管理短板。

警保联动升级  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滨州公安交警部门会同保险公司制定了《滨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巡勘一体化机制工作实施方案》、《滨州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滨州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规范制度,监督指导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各项措施要求落实落地。同时,最大限度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建立警保联动专职队伍130余人,投入服务车辆53台,成立“警保联动”小组,由保险公司理赔员代勘代处轻微交通事故。“微e赔”系统升级到2.0版本后,滨州公安交警会同交通事故处置单位、保险协会及各大保险公司,研发并上线了电子责任认定书功能,利用防伪码、电子印章、在线签章、短信验证等技术,在线生成同等效力的电子责任认定书,并通过微e赔直接传阅到投保保险公司,群众无需到事故科领取认定书,实现了零跑腿。(盖嵘嵘)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