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滨州召开《滨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实施办法》新闻发布会。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滨州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精神,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家机关高度重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工作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普法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相结合,不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进国家机关普法工作深入开展,逐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9年11月,滨州市成功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市;2020年7月滨州市成功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是全省唯一入选城市;2020年滨州市在全省法治建设考核(含“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工作中考核位列全省第1名。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形成大普法格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国家机关中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 滨法办发【2019】1号)《滨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五项制度》(滨普法办【2020】6号)、《滨州市市级国家机关2021年“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和重点普法活动》(滨普法办【2021】3号)等文件,明确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公开报备、工作台账、工作会议、报告总结、评价通报五项制度,定期更新完善各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要求全市各部门全面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将普法与总体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纳入市委督察系统对各县市区法治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和全市“市直党群机关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实现普法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
服务中心工作,普法局面更加生动。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宪法十进”活动2200余场次。落实责任清单,强化精准普法。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本职工作,积极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需求开展精准普法。积极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创城有我 普法先行”等系列宣传活动1800余场次,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日常学法、自觉用法、带头守(普)法、严格考法、年度述法“五法并举”工作,积极发挥引领全社会学法用法的模范带头作用。2020年4月滨州市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工作被省普法办定为全省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地市。
创新形式方法,普法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声部开展普法宣传。改版升级《“我执法我普法”机关普法时间》《“我执法我普法”机关普法直通车》普法栏目并播出230余期,各部门单位普法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各部门积极利用部门微信公众号、官网、电子屏等载体对民法典、本部门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宣传;市县两级全部开通了普法政务微博、普法网和普法微信公众号;各级各部门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社会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显著提升。(杨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