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陈逸飞
在惠民县麻店镇岭上孙村,一项富有活力的乡村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绳网加工“微工厂”里,缝纫机声响不绝于耳,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这幅忙碌的生产图景,不仅编织着各类体育用网,更编织着村民们的致富新梦。
2020年,村民孙玉俭敏锐捕捉到李庄镇绳网产业的发展机遇。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绳网加工技术简单易学,市场前景看好。在朋友引荐下,他与李庄镇程兴体育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公司提供8台双针缝纫机、8台单针缝纫机、1台打眼机和1台锁边机,总价值8万元,就此开启了创业之路。
随着加工业务逐步扩大,孙玉俭不断扩建生产车间,创新采用“集中加工+居家编织”的双轨运营模式。目前,工厂拥有集中加工工人12名,平均年龄35-50岁,他们在车间专业缝制网球网、排球网等产品,月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微工厂还发展出50名居家编织工人,平均年龄50-65岁,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在家手工编织篮球网,月收入约800元,真正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
这座微工厂虽规模不大,效益却相当显著。如今年收入可达5-6万元,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特别是为居家妇女和中老年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许多原本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麻店镇绳网加工“微工厂”,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它不仅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更激发了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实践的生动注脚,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