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州频道>内容详情

滨州惠民:文化书院“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2025-06-24 11:03:3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赵梦晓

在惠民县麻店镇,一场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正在深入展开。该镇紧扣“文化惠民”主线,以建设“心安城市”为统领,创新构建“书院统筹、阵地支撑、活动浸润”的全域文化服务体系,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全龄共享、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

精准服务“一老一小”,文化浸润润心田。聚焦老年群体和少年儿童的文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在西卞村“美丽庭院”,非遗传承活动“庭院有艾”吸引亲子家庭参与艾叶香囊制作;镇文化广场上,方言版《健康顺口溜》以亲切乡音传递健康知识,深受老年人欢迎。该镇创新打造“双向浸润”文化课堂,优化提升乡村记忆馆,设立“可触摸教室”,陈列百余件传统农具,结合剪纸、布老虎等非遗体验,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针对老年人防诈骗需求,网格员自编自演“三句半”,用通俗形式普及金融安全知识。今年以来,已开展此类主题活动9场,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织密阵地服务网络,“联村+”模式惠全龄。依托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72处文化广场,麻店镇构建起“15分钟文化服务圈”。在新苑小区文化广场,网格员表演的原创节目《新风赞》,巧妙融入移风易俗、反诈宣传内容,吸引不同年龄层居民观看;在党群服务中心内,医护人员通过放大版流程图和慢动作演示传授急救技能,操作直观易学,老年群众接受度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时段承载太极拳晨练、儿童非遗工坊、广场舞夜间培训等多元功能。“农闲之后,还有地方能够学点东西,放松放松,真的是太好了。”麻店街村的李大爷说。

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激活乡土文化基因。麻店镇积极推动学校、村居、企业协同发力,深挖乡土文化资源。镇实验学校将“寻根麻店”研学课堂搬进乡村记忆馆,学生通过“老油灯”“织布机”等老物件,沉浸式感知祖辈生活与农耕文明。依托“文化书院”平台,建立“乡村艺术课堂”,聘请非遗传承人、艺术教师担任“乡土导师”,开发“柳编”“木版年画”“植物扎染”等特色课程。与鑫诚现代农业公司合作打造的“传统文化研学路线”,将非遗手工艺与农耕体验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在“做风筝、织土布、磨豆腐”等实践中,体悟劳动价值,传承文化根脉。

站在新起点,麻店镇文化书院将持续深化“文化传承+生态赋能”路径,系统谋划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地域文化从“静态记忆”向“动态体验”转化,从“本土传承”向“广泛传播”拓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吸引力和实效性,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持久深沉的文化力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