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翟成新 马忠坤
春季开学以来,阳信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胆改革创新,将中小学课间休息时间由传统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为学生们打造了更加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课间时光。
据了解,全县校园内自推行课间15分钟以来充满欢声笑,各学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校施策,依据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做到一校一案、一校多品,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户外。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组织剪纸、书法、足球、摔跤等社团,让孩子得到个性化发展。阳信县第四实验中学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八段锦、冰雪韵律操、花样绳操等活动项目。河流镇刘庙回民中学在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后,每天还开设1节体育课,师生们共同参与篮球、足球、陀螺、板鞋等活动。学生们在参与艺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信县各学校积极探索实施长短课程改革,在保障总时长不增加的前提下,尝试突破固定课时时间限制。例如,小学将原来的40分钟标准课时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弹性课时,探索设立基础课时35分钟,用于数学、英语等学科精学精练;大课时50-60分钟,安排作文、美术、书法、科学等学科的完整教学活动,探索实施探究式、项目化学习以及跨学科教学;小课时10-15分钟,用于开展诵读、习字、课后反思等学习活动。同时,探索实施“体育活动+其他学科或特色活动课”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新模式,鼓励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不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与体育生活。
下一步,阳信县将继续秉承“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进一步探索体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充实和创新课间活动内容与形式,增强学生体质,释放学生活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家校协同,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推动课间15分钟政策在阳信县落地生花,结出累累硕果,让阳信学子在阳光、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